這兩次的研習我很努力的思考為何覺得怪?
先說中國老師(我堅持不說內地!)教台灣學生,感覺孩子們不太信他那一套,因為內容無聊!但是看到的那一場孩子們也給足了面子,配合演出,忍耐上了一堂課。光朗讀沒有體驗真能讀出情感嗎?我已經覺得少了許多生活體驗,只會機械式做答了,若再如此,我真不知該如何教下去?但是大陸實際上端出來的東西就感覺強勢,他們堅持自己的作風,強勢就對了,雖口頭沒明說,但是態度感受的出來,所以順著做,就不會吃眼前虧,這是我覺得孩子們做到的。
大陸老師教大陸學生,讓我看到自家人再度訓練如何強化個人的自信,學會競爭,先下手為強,雖不是內容取勝,但是聲勢表象可輸不得,看起來熱鬧非凡,自信滿滿,但卻看不到老師教導是非,是非真的不重要了!因為要靠自己去領悟吧!那領悟錯了怎辦?品格,在那兒很難看到一點氣息。
再看台灣老師教大陸學生,原來學生也會變得跟台灣很像,我覺得可愛許多,因為加入思考的元素,當然經過設計的課程,節奏就會不ㄧ樣,但若是ㄧ般的教學會是如何?個別化的學生,不同的因素,我不可能一堂課就結束孩子的學習,如何延續學習的動力?是我最在意的!
我們如何教出堅定、自信、又可與國際接軌的孩子?閱讀,是以理解為主軸,但技巧又不可忽略,我覺得其中的拿捏才是困難的!
每每想到此,又是ㄧ陣紊亂,所以秀秀的風花雪月,我又搭不上線了!
想想自己真討厭,太過正經,ㄧ定把大家心情搞沉重了!但我是認真的再思考這些問題,但這是我這小小的老師無法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