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計畫網站的相關資訊

  1. 我們的作品網址:網界博覽會主機  備援主機一(學術網路建議使用) 
  2. 我們的學校首頁:www.wyes.tn.edu.tw
  3. 專題研究計劃完成日期:2004年12月30日完成
  4. 我們的學校:台南市北區文元國民小學
  5. 指導老師:劉美吟老師、吳政諺老師
  6. 參與這個專題研究計劃學生人數:11位
  7. 我們的年齡:10∼11歲
  8. 專題研究計劃連絡E-mail信箱: 劉美吟吳政諺

 

專題研究計畫網站的相關總覽

1.我們參加的網界博覽會類別是:

第七類:地方環境議題

2."我們的地方社區"說明:

  我們的生態池是位於學校西北角落的空地上,之所以會有他的存在事實上和文元國小的環境上的條件是有關係的。

  文元國小是一所剛步入六歲的新學校,雖然校地廣闊,但學校的綠地卻因土地鹽分過高而稀少,唯一僅有的水泥建造的小水池,也因為建在地下室日照不足而水生植物無法存活,動物也只有錦鯉魚和孔雀魚相伴。然而我們在四年級的課程中有水生生物的單元,為了觀察研究上的便利,我們突發奇想,想要親自為學校建造一個可供大家共同使用的生態池,我們共同作夢、共同討論,實際施工、栽種植栽、放養小魚,研究中分組紀錄、出外訪問,為的是想為學校打造一個充滿生命的生態池。

  生態池是我們一群愛作夢的工程門外漢和老師、家長及溫叔叔(事務助理)將土一鏟一鏟的挖、巨石一粒一粒的扛所搭建起來的。她由一片以前的小土坡變成現在的一池綠水;她由以往的毫無生機到現在的蟲鳴魚游、花香鳥語。她的建造使小朋友深刻感受到生命的奧妙;她的建造是小朋友親嚐辛苦得來的甜美果實;她的建造使小朋友體認滄海可以變桑田;他的完成讓我們目睹大自然食物鏈的實例,她的建造使更多人能享受撈蝌蚪、看昆蟲的樂趣。

  我們將整個過程一點一滴紀錄下來,為的是想向世人宣告她的故事,和大家分享我們的喜悅,這個生態池不只證明生命的奧秘,更證明有志者事竟成!

3.專題研究計劃概要:

  我們的研究是為了解決校內無生態池環境的問題,對學校的環境我們認為並非只有行政部門來全權掌握,我們透過良性的溝通是可以達到由下而上的方式來為學校完成一個大家都有幫助的學習環境。我們越是付出,越是喜愛學校;我們越是忙碌,我們更能親自感受到大自然得奧妙。原本單純只為了建一個水池的美夢,後來卻讓我們覺得生態池建立出我們的自然觀念,也就是只要是自然的東西,根本不需要人力去干與,池中的魚不需要為飼料,微生物及昆蟲植物就是她的食物、池中的花草不需要施肥,陽光就是她的養料,人的過度干涉也是破壞自然平衡的一大主力!

  我們的研究事實上是紀錄生態池的發展史,並搭配小組進行分組觀察紀錄,紀錄動物、植物及小朋友破壞的情形,根據實際狀況也成立糾察小組逐日到池邊守護生態池,透過勸導、宣導的方式讓生態觀念能夠植入學校小朋友的心中。其中最有趣的是一直沒有現身得隱形採花大盜,為了睡蓮,我們由節節看守,到老師協助夜間及清晨駐守,仍無法親自與他溝通,他成功的取走十朵睡蓮,也因此我們討論之後決定製作告示牌,歷經近七週才見到此雅賊鬆手。我們雖然擬定計畫,卻也因實際狀況一再變更,但是我們透過我們的眼、我們的心、我們的手將此點點滴滴記下來,雖然我們為能完全掌握,但也希望透過一些實際的觀察紀錄來替生態池寫歷史!

  我們學校沒有適合自然生態觀察的地方,我們自己來創造,我們做深入的研究,了解生態池,更能尊重自然界生命!所以這次的研究重點如下:

  • 實作建置生態池
  • 了解生態平衡
  • 認識生態池的動植物
  • 尊重生命
  • 訪問相關人員,了解生態池在他人心中的感受

4.我們的網際網路環境:

    我們文元國小目前有兩間電腦教室,再加上班級用及行政用個人電腦,共有約180部電腦形成一區域網路,透過與台南市資訊網路中心連結的一條100MB專用光纖而連上台灣學術網路。平日電腦教室課餘時間,有開放給同學使用,但放學回家後在家透過ADSL上網。

5.我們克服的難題:

(1) 資料蒐集:關於生態池的研究我們從四年級就開始研究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我們研究的資料相當的多,主要都是由實地觀察紀錄所得,植物、動物的生長變化,人與生態池的互動關係….等生態觀察研究。我們主要收集的資料以生態池的環境為重點,包括其他地方生態池的條件,生態池的植物名稱,生態池的動物名稱,學校小朋友親近水池的狀況,因為都是第一手的資料,加上生態池與教室有一段距離,常常因許多因素未能完整將資料整合在一起,透過全班輪流紀錄觀察又出現紀錄方式品質不一的問題,並且有許多資料因為我們沉浸在觀察忘了紀錄的模糊記憶必須刪去不能使用,最後我們透過有限的時間一次一次的核對資料,再加上網路查閱相關資料或參考有關書籍,後決定資料的引用與否,雖然許多資料必須割捨,但我們盡量做到呈現的資料是可靠的、是真實的,。

(2) 人員整合:我們的成員〈包括老師〉來自五年級經過分班一次,所以一開始整合上會有一些溝通上的困難。在過去的建置階段許多都是四年級時經歷的,所以透老師的穿針引線將四年級的故事點點滴滴得與新成員分享,我們大部分是採分工進行,觀察紀錄是利用下課十分鐘的時間,部分的參觀是利用假日,因為觀察時間很長,所以經常有因一些所示遺忘或是紀錄不完全,搞得大家人仰馬翻,只要一起觀察,大家更是興奮的場面失控。回家後必須整理觀察紀錄,進度報告則是在中午到電腦教室努力工作。剛開始我們常花時間在想如何寫。慢慢的我們越來越能夠把心中所想的表達出來,也更能將自己的看法和大家討論。我們都是網頁製作的新鮮人,五年級開始學習網頁製作。吳老師常在中午教我們有關網頁製作的技巧,劉老師則協助我們長時期進行研究。

(3) 人文關懷:我們在採訪有關生態池的問題時,受訪者對象都很樂意的接受我們的訪問,也提供我們更多的資料,非常感謝他們的協助,在訪問中使我們了解到我們的做法仍得到不少人認同,並支持我們的研究活動。

6.心得箴言:

尊重生命是應該給予自在的生存空間而非過度干擾,讓人與大自然和平共處!

 

專題研究計畫網站的相關要素

1.我們從事此次「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活動的專題研究計劃,在下列三大項結合九年一貫教學與學校本位課程:

(1) 教師專業:參加此研究計劃促使老師成為研究小組的中心,透過不斷的討論與協同,老師能於活動中展現專長,並熟習專題研究歷程與技能,往後從事行動研究的專業能力,同時,在無怨無悔的付出過程中,提昇老師個人的專業形象與敬業精神。

(2) 學生學習: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強調學科間的整合與學科能力的實際運用,在老師有效的規劃下,學生的確能於實際的研究過程中,體驗到各科能力的結合與運用。且能夠能在網頁成完成後得到極大的成就感,我們相信這種成功的學習經驗,將有助於他們往後的獨立學習與增進學習興趣。具體學習成效如下:

社會科
學習領域
藉由專題研究小朋友體認到環境的建置是該透過長期的守護而非不停的干擾,培養恆心、耐心,並激發出他們對環境保護的使命感。
自然與
生活科技
經一年多的研究與實地營建生態池,對於生態池有深入的聊解,並透過研究的成果彙整有助於歸納、整理和分析推斷能力的培養。採訪和網頁的製作實際使用資訊科技且能體驗電腦在真正樂趣與成就感。
國語文
學習領域
實際採訪、網路對談、進度報告撰寫和最後網頁內容的充實,提供了聆聽、說話、閱讀及寫作能力全面整合。
十大
基本能力
做一項研究工作必須要有多項的能力,透過研究工作學生可以學習與運用各種能力去解決所面臨的問題,長期做完一項研究工作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會有跳躍式的進步。將十大基本能力融入於研究中。這樣的學習活動提供我們一個驗證機會。小朋友在整個研究的歷程製作中,確實可以運用各項能力於無形。


(3) 本位課程:生態池的研究是配合我們學校本位課程的重要單元,結合學校本位課程與研究主題對於學校本位課程有非常大的幫助,並使我們體驗到環境課題生態平衡的重點。並將研究成果張貼於學校網路上,提供老師與學生一個水生生物鄉土教學和生態教育的參考。

2.我們使用了下列資訊科技來完成我們的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

影像方面

資訊科技

來源

用途

使用頻率

數位相機

老師、學生

影像記錄

   

DVD

學校、學生

紀錄片參考

   

學校、學生

影像輸出

    

   

學校、學生

影像輸出

   

學校、學生

圖像數位處理

   

聲音方面

資訊科技

來源

用途

使用頻率

學生、家長

聲音記錄

 

交通方面

資訊科技

來源

用途

使用頻率

   

老師、家長

走訪探查

   

   

老師、家長

走訪探查

  

聯絡方面

資訊科技

來源

用途

使用頻率

   

我們各成員家中、學校

平時的溝通聯絡

     

   

學校、家中

聊天室、E-mail

   

   

老師、家長、同學

平時的溝通聯絡

   

資料收集整理方面

資訊科技

來源

用途

使用頻率

   

學校、家中

記錄片觀賞

   

   

學校、家中

學習、上網、資料蒐集

  

   

家中、圖書館、學校、師長

資料蒐集

  

   

圖書館、學校

資料蒐集

   

學校、淡江大學

資料蒐集

  

網路硬碟

google、奇摩、學校、蕃薯藤、

資料備份

  

DVD

學校、家中

影帶播放

  

電腦軟體

學校、家中

圖像處理與網頁編輯

  

電腦軟體:

軟體名稱

       

Ulead Photo Impact 8

圖像製作與處理

Microsoft Frontpage

網頁編輯製作

Internet Explorer

找尋資料與溝通

Microsoft Word 2000

整理文字資料

Microsoft Notepad

整理文字資料

CuteFTP4.0

上傳網頁

 

 

 我們用下列方法透過線上或個人接觸來扮演我們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大使”或發言人角色?

(1) 專訪:利用專訪的機會,對於訪問者說明我們研究的主題及內容,並了解我們的研究與受訪者的關係。

(2) 家長參與:鼓勵家長成為,共同參與採訪研究活動,並時常上網界博覽會觀看各隊比賽的情況,如有興趣加入網界會員。其中最深刻的記憶是一開始搬石頭的階段,我們一顆顆將近50公斤的石頭,都是利用放學時間和家長一同到校外的空地一顆顆搬回來的,雖然跌跌撞撞的也很辛苦,但每搬一顆大家就充滿了感動,讓家長和我們的心更凝聚在一起!

(3) 宣導活動:全校師生透過升旗實地的宣導活動,讓全校師生明白生態池的意義及維護方式,讓更多關心的人依同來維護生態池。

(4) 告示牌:利用告示牌告之到學校的所有人共同維護學校環境。

(5) 生態池網站:將文元生態池建置的過程建成網站,隨時提供師生有關文元生態池的資訊。

我們的專題研究計劃對我們的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和衝擊?

  原本我們對於研究是興趣缺缺,但是一聽到可以親自改變學校的環境精神一下子為之大振,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就因為一時的衝動使我們意外的改變的許多。

  我們從對於什麼是生態的無知者,因為實際的體驗讓我們深刻的體會到孕育生命的感動;我們由不知道付出,到可以無怨無悔的為環境付出時間付出精神;我們由遇到困難不知道如何突破現況的小毛頭,因為實際的改造工作讓我們明白「有志者事竟成」的哲理。我們在一次一次的觀察與體驗中,讓我們真正明白書中所說的「大自然的溫床」是什麼,更明白人非萬能,應該懂得尊重自然,也透過此研究學到如何推廣理念與溝通協調,這真的是一次永生難忘的經驗,相信我們習得的不只是課本中的一些水生動植物而已,它是一段深刻的生命的記憶!

  我們習得經驗,並送給學校一座自然的生態池,希望生命的延續讓文元國小能成為更好的學習環境! 

我們地方上的其他成員如何提供協助或義務參與我們的專題研究計劃?

(1) 家長:在研究採訪過程中,家長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原動力,大家無私的付出,陪孩子搬石頭、採訪、寫報告,解決交通問題。每一位家長都是此研究的最堅強的後盾。

(2) 學校師長:文元國小的王惠川校長大方的答應我們在學校大興土木,總務處的陳進東主任、連國樑老師、溫振昌叔叔以及許多擴大就業的伯伯們的大力支持,教務處的陳春杏主任不時的關切,以及張小鳳老師、吳宜芬老師、高爸爸和學校許多默默關心的師長們,他們提供建議,提供關懷,並與我們一同分享這一份生命的喜悅,使我們更明白如何勇敢負責的完成自己的夢想! 

(3)荒野保護協會:感謝荒野協會挖仔尾組組長陳江河先生、荒野協會曾見占老師、周夏川老師、玉華教官、小莉老師。提供我們研究的重點與諮詢的對象。

(4) 學校小朋友:去年四年五班以及目前五年六班的小朋友全心投入維護並觀察紀錄生態池,以及許多默默關心的小朋友,我們經常可以聽到有別班的小朋友來分享生態池給它的喜悅,這些人都是我們共同的環境小綠牙!

6.專題網頁作品智慧財產權說明:

  我們的網頁資料大部分來自於研究與專訪內容彙整,在訪問之時已取得受訪者的同意。而文獻資料則是以電話方式得到單位主管的同意使用權;期刊論文適用註明出處的方式處理;照片與繪圖本隊都自行繪製或拍攝。網頁的文章段落中均清楚註明出處。

發現、教訓、和驚奇

  在目前到處風行的生態關,在台灣也是如野火燎原般的蔓延開來,一開始大家天真的只想因為挖土很好玩而一頭栽進製作生態池的行列之中,然而在一次次的搜尋資料,我們慢慢的發現原來生態池的建造是有許多限定的,如何遵造生態公法,使人和萬物和平共存?如何選擇台灣原生物種,使台灣的種原不虞匱乏?如何給予充足的能量,供應給生態池源源不絕的生命力?這些一連串的問題都再實際執行時才懂得冷靜思考,我們的動力由玩樂變成責任與省思,我們的思考使我們化為行動去推行一場場精采的辯論,為的是奉行我所體會到的真理,這種發現,這種體驗很難用言語形容,卻很真切,我們現在看到一池水學會微笑的靜下來看看裡面的藏有哪些可愛的生命。我們在資料搜尋時發現許多遵照生態公法所建造的生態池,復建的河川每每都得到許多讚賞,大家都十分雀躍。最近我們發現生態池出現漏水的問題,我們開始去尋找原因,發現許多地方的小型生態池都會出現滲漏的苦惱,我們會在下一階段進行防滲漏的作戰計畫。
  把生存的權利還諸於大地,大家懂得尊重生命,將會更珍愛自己!

 

專題研究計畫網站的計畫貢獻度

  參與人員

工作事項

  百分比

學生

一、採訪受訪對象或相關人士

二、攝影及錄音

三、擬定訪問大綱

四、紀錄訪談內容

五、生態研究

六、填寫進度報告

七、資料收集

八、參與網頁製作

50

指導教師

一、召開小組會議

二、專題研究資料歸納分析

三、專題網頁指導與檢視

四、擬定專題名稱與計畫

五、指導學生生態研究

六、電腦技術輔導

七、擬定專訪對象及行程

八、尋求家長資源

25

家長

一、聯繫受訪對象

二、提供交通支援 

三、計畫諮詢

四、提供搬運石頭人力

10

學校教師

一、協助網頁製作

二、網頁美編諮詢

三、協助營建生態池

四、提供相關資料

10

學校同學

一、協助提供資訊

二、網頁美編諮詢

三、協助生態池的維護

5